應對氣候變化,一般人可以採取的10 種行動![]() cnBeta 據國外媒體報導,在今年9月發佈的一份新報告中,全球頂尖的氣候學家們發出了目前為止最嚴酷的警告:按目前的行動計畫,我們無法實現把氣溫增幅控制在1.5℃之內的目標。我們還要更努力才行。 氣候變化是不容辯駁的科學事實,它對我們的影響也在逐漸為人所瞭解。例如,氣候變化會增加洪水發生的概率,對成千上百萬河畔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脅,還會幹擾動植物的交配行為。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懷疑氣候變化究竟有沒有發生,或者人類究竟是不是始作俑者。相反,我們應該問: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?」 ▲ 為緩解氣候變化,頭號目標便是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1、人類接下來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這對我有何意義? 我們的頭號目標是什麼?限制石油、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,代之以可再生的清潔能源,同時提高能量利用效率。瑞典隆德大學可持續性研究中心的可持續科學副教授金伯利‧尼古拉斯(Kimberly Nicholas)指出:「到本世紀20年代末,我們需要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一半(45%)。」 要實現這一轉變,你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少開車、少坐飛機,選用更「綠色」的能源供應商,改變自己的飲食和消費習慣等等。 當然,光靠改變你的消費或駕駛習慣肯定不足以解決氣候變化問題,儘管許多專家都贊同這些做法十分重要,並且能感染他人、讓他們也加入變化的陣營。但我們還需要實現更大範圍的系統性轉變,如修改對能量與食品業的補貼制度,為農業、垃圾處理業制定新規範等等。 製冷劑的例子可以很好地體現上述做法的重要性。一支由研究人員、商業人士和NGO組成的、名叫Drawdown的宣傳組織發現,杜絕氫氟碳化物(常用於冰箱與空調製冷)是減排政策中最有效的一種。因為該物質導致溫室效應的效率高達二氧化碳的9000多倍。好在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全球性進展。兩年前,有170個國家同意從2019年開始逐漸淘汰氫氟碳化物的使用。 這一點非常關鍵,因為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報告所說,「社會各個方面都需要發生空前的改變,這樣才能應對氣候變化。」該小組聯合主席黛博拉‧羅伯特(Debra Robert)也表示:「人人都要參與其中。」
2、改變行業的運作方式和補貼政策?我好像辦不到吧……?你其實可以。人人都有權享有自己身為公民和消費者的權益,應當對政府和企業施壓,確保他們做出必要的系統性變革。 還有一種做法越來越得到大學和宗教組織的推崇,最近甚至有發展為全國性活動的趨勢,就是對涉及污染的企業活動「撤資」,如不購買化石能源股票等等。這樣一來,各組織不僅能為氣候變化出一份力,還能獲得經濟利益。
3、除此之外,什麼日常行動最應當被採納? 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,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尼古拉斯對148種個人行為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行了排序。無車出行在其中排名第一。與步行、騎車或搭乘公共交通相比,開車造成的污染更加嚴重。 在歐洲國家等工業化國家,無車出行可以減少2.5噸二氧化碳排放,相當於開發國家每人每年貢獻的排放量(9.2噸)的四分之一。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報告的共同作者瑪利亞‧維吉尼亞‧維拉里諾(Maria Virginia Vilarino)表示:「我們應選擇能源效率更高的車型,如果有可能,直接選擇電動車。」 4、但可再生能源不是極其昂貴嗎?其實,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的成本都在不斷降低(雖然具體價格視當地情況而定)。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最新報告顯示,到了2020年,最常見的幾種可再生能源,如太陽能、地熱能、生物能、水能和向岸風能的價格將與化石能源持平、甚至比化石能源更低。有些可再生能源的性價比已經超越了化石能源。 自2010年來,市政規模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已經下跌了73%,使太陽能成了拉丁美洲、亞洲和非洲地區最便宜的家庭用電來源。在英國,向岸風能和太陽能正在與天然氣競爭,到了2025年,也將成為最低廉的發電能源。 一些批評者指出,這些價格並未考慮將可再生能源整合到電力網路中的成本。但近期數據顯示,這些成本其實「較為適中」,在電網的管控範圍之內。 5、改變飲食習慣會有影響嗎?這一點其實影響很大。事實上,除了化石能源之外,食品業(尤其是肉類和乳製品類)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最為突出。假如把所有肉牛組成一個國家,它們將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三大國,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之後。 肉製品業對全球變暖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。首先,牛在消化食物時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甲烷,即溫室氣體之一。其次,我們會用玉米、大豆等人類食物餵養家畜,這種做法對食物的利用率非常低。最後,餵養家畜要耗費大量的水、會排放溫室氣體的化肥,還會占用大片土地。有些土地從砍伐森林開闢而來,這也是導致碳排放的一大原因。 你不需要完全變成素食主義者,只要逐漸減少對肉類的消耗就行。只要把你攝入的動物蛋白質減少一半,你的日常飲食的碳足跡就可以減少40%。有些人還組織了集體禁肉活動,使之成為一種大規模行為。 6、坐飛機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多大?飛機依靠化石燃料運行,並且暫時還沒有能夠規模化的替代方案。雖然有人嘗試過駕駛太陽能飛機進行環球之旅、並大獲成功,但我們還要數十年時間才能實現太陽能飛機的商業化。 一次正常的跨洋往返飛行可釋放1.6噸二氧化碳,約相當於一名印度人一整年的碳排放量。這也凸顯了氣候變化的不公平性:人人都會受其影響,但只有少數人能承擔起機票的費用,能負擔長年飛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。 有一些科學家和公眾人士已經決定不再搭飛機出行、或是減少坐飛機次數。舉辦網路會議、在本地景點度假、或乘火車出行都是減少坐飛機次數的好方法。
|
![]() |